时间: 2025-05-01 01:4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25
放气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从容器或物体中释放气体,使其内部压力降低。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常用于描述给轮胎、气球等充气物体释放气体的动作。
“放气”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放”(释放)和“气”(气体)组成。在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历史较长,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某些文化中,“放气”可能与放松和减压的概念相关联,成为一种生活哲学。例如,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人们可能会通过各种方式“放气”,以保持心理健康。
“放气”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轻松和解脱的感觉。在紧张或压力大的情况下,想象“放气”可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舒缓。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给自行车轮胎放气,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需求。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却是保持自行车性能的重要步骤。
在诗歌中,可以将“放气”比喻为释放内心的压力:
如同气球放气, 心中的重负缓缓散去, 留下一片宁静的天空。
想象一个气球慢慢放气的过程,可以联想到轻柔的“嘶嘶”声和逐渐变小的气球形状,带来一种平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放气”可以对应为“deflat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基本相似,都涉及释放气体和降低压力的概念。
“放气”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不仅指物理上的气体释放,还可以比喻性地表示释放压力和紧张情绪。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不同用法,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