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9:18
寝苫枕草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睡在草席上,枕着草”。这个成语形容生活极其简朴,甚至到了艰苦的程度。它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节俭和朴素的生活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寝苫枕草 常用来描绘那些过着清贫生活的隐士或贤人,强调他们的品德高尚和超脱世俗。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节俭、简朴生活的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古代人物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同义词:
反义词:
寝苫枕草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推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过着极端简朴生活的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寝苫枕草 被视为一种高尚的品德,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节俭和朴素是君子应有的品质。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对奢华生活的批判。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注重精神修养和品德提升的人。这种生活方式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高尚和纯洁的气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虽然收入不菲,但生活极其简朴,常常穿着旧衣服,吃简单的食物。他的生活方式让我想起了寝苫枕草 这个成语,也让我意识到简朴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山中隐士寝苫枕草,
心怀天地不问尘嚣。
清风明月伴我独行,
简朴生活胜过繁华。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隐士在山中,睡在简陋的草席上,枕着草,周围是宁静的自然环境。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琴曲或自然声音,如流水声和鸟鸣,来增强这种简朴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成语可能是“live like a hermit”(像隐士一样生活),但这个表达没有寝苫枕草 那么具体和形象。在不同文化中,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赞美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寝苫枕草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方式,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品德追求。它让我意识到,简朴生活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要注重精神修养和品德提升。
齐晏桓子卒,晏婴……居倚庐,寝苫枕草。
1.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2.
【苫】
编茅盖屋。
【引证】
宋·陆游《幽居岁莫》-刈茅苫鹿屋,插棘护鸡栖。
3.
【枕】
(形声。从木。本义:枕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枕,卧所荐首也。 、 《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 、 《易·坎》。郑注:“木在首曰枕”。陆绩注:“枕闲碍险害之貌。”-险且枕。 、 《战国策》。-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组词】
枕上之花、 枕箱、 枕山、 枕中术、 枕中书
4.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