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8:53
淡定: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平静、镇定,不慌不忙。它描述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即在面对压力、困难或紧急情况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能力。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淡定常用来形容主角在危机时刻的冷静态度,如“他面对敌人的包围,依然淡定自若。”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淡定常用来安慰或评价他人,如“别紧张,淡定点。”或“他处理事情总是那么淡定。”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管理学中,淡定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情绪调节能力或领导风格。
同义词:镇定、冷静、沉着、从容
反义词:慌张、紧张、急躁、慌乱
词源:淡定一词源于汉语,最早可能出现在古代文献中,描述人的心态。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定的使用范围扩大,不仅用于描述个人情绪状态,还用于形容处理事务的态度。
在**文化中,淡定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它体现了一种内在的力量和自我控制。
淡定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它让人联想到稳定、可靠和成熟。
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保持淡定,这样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诗歌中,淡定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宁静,如“湖面如镜,淡定映照着天空的蓝。”
淡定可能让人联想到平静的湖面、柔和的音乐或温暖的阳光。
在英语中,“calm”和“composed”可以对应淡定,但淡定更多地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从容。
淡定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还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淡定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
1.
【淡】
(形声。从水,炎声。本义:味淡;味道不浓,不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淡,薄味也。 、 《礼记·中庸》-淡而不厌。 、 《礼记·表记》。注:“无酸酢少味也。”-君子淡以成。 、 《管子·水地》-淡也者,五味之中也。 、 《汉书·扬雄传》。注:“谓无主味也。”-大味必淡。 、 《世说新语·言语》-其水淡而清。
【组词】
淡酒;淡味;淡句、 淡而不厌、 淡菜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