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00
词汇“成身”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成身”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形成身体”或“完成身体”。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某人长大成人,或者某件事情达到了成熟的状态。
由于“成身”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某些方言中,它可能用来描述孩子长大成人,或者某件事情从开始到完成的过程。
同义词:成人、成熟、完成 反义词:未成年、未成熟、未完成
由于“成身”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方言或文化有关。它可能是由“成”(完成)和“身”(身体)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某人或某事达到了成熟或完成的状态。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成身”可能与成年礼或成人仪式有关,表示一个人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的过程。
对于我来说,“成身”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成长和成熟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责任和成熟。
在我的生活中,我并没有遇到与“成身”这个词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这个词对我来说更多是一个学术上的探讨对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孩童成身,
肩负责任,心怀梦想。
由于“成身”这个词的特殊性,它可能不容易与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联系起来。它更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成长和成熟的过程相关。
由于“成身”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ing of age”或“growing up”。
通过对“成身”这个词的分析,我认识到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尽管这个词在标准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在某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可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用法。这提醒我在语言学习中要保持开放和好奇的心态,探索和理解不同词汇的丰富内涵。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