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3:54
词汇“寝膳”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寝”和“膳”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寝膳”字面意思是指睡觉和吃饭,即日常生活最基本的两个活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更多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在古代文献中,“寝膳”常用来描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礼记·曲礼上》中有“寝膳有常”之说,意指日常生活要有规律。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可能出现在讨论古代生活、礼仪或养生的文章中。
“寝”字古义为睡觉的地方,后引申为睡觉;“膳”字古义为饮食,特别是指正式的餐食。两个字组合成“寝膳”,强调的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在**传统文化中,寝膳被视为养生的重要方面,强调生活规律和节制。这与中医养生理念相契合,即通过规律的作息和饮食来维护健康。
提到“寝膳”,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朴、宁静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常用“寝膳”这个词,但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惯仍然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使用“寝膳”来描绘一个古代人物的生活场景,如:“晨曦微露,他轻步至庭院,寝膳之间,心静如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文人清晨起床、准备早餐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清晨的鸟鸣和锅碗瓢盆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寝膳”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daily routine”或“living habits”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寝膳”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生活规律和养生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2.
【膳】
(形声。从肉,善声。本义:饭食) 同本义,一般指肉食。
【引证】
《说文》-膳,具食也。 、 《广雅》-膳,肉也。 、 《周礼·膳夫》。注:“膳,牲肉也。”-掌王之食饮膳羞。 、 《仪礼·士相见礼》-徧尝膳。 、 《礼记·玉藻》。注:“膳,美食也。”-膳于君。 、 《庄子》-具太牢以为膳。
【组词】
早膳;供给膳宿;膳部员外郎、 膳服、 膳羞、 膳饮
备置食物。
【引证】
《汉书·宣帝纪》-其令太官省膳省宰。
【组词】
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