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5:00
“不知寝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为过于专注或焦虑而忘记了吃饭和睡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非常忙碌、紧张或者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情,以至于忽视了基本的生理需求。
在文学作品中,“不知寝食”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追求目标或面对重大挑战时的专注和投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工作、学*或其他原因而过度劳累。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工作狂或过度投入工作的现象。
同义词: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反义词:悠闲自得、游手好闲
“不知寝食”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勤奋和专注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形容个人的努力,也用于形容集体或组织的奋斗精神。
在**文化中,勤奋和专注被视为美德。因此,“不知寝食”这个成语在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注意身体健康和平衡生活。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常被用来批评过度工作文化,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担忧。敬佩是因为它体现了人的毅力和决心,担忧则是因为它暗示了可能的健康问题和生活失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些朋友因为准备重要的考试或项目而不知寝食,他们的努力和牺牲让我深感敬佩,同时也提醒我要注意平衡生活和工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他不知寝食,只为那一抹梦想的光。”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疲惫但坚定的身影在深夜的灯光下工作。听觉上,可能是键盘的敲击声和偶尔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ning the midnight oil”或“working around the clock”,它们都表达了类似的专注和努力的概念。
“不知寝食”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于目标的追求和牺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努力和专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注意生活的平衡。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3.
【寝】
(形声。从宀,侵声。本义:睡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寢,卧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论语·公冶长》-宰于昼寝。 、 《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 、 《战国策·齐策》-暮寝而思之。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尚寝。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寝必重褥。 、 清·魏禧《大铁椎传》-既同寝。
【组词】
寝不成寐、 寝不安席、 寝卧、 寝床、 寝息、 寝衾、 寝宿、 寝饭、 寝兴、 寝膳、 寝燕
4. 【食】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1. 【不知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