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1:50
坐夜: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在夜晚坐着不睡觉,熬夜的意思。它可以指因为工作、学*或其他原因而故意在夜间保持清醒的状态。
“坐夜”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坐”和“夜”两个字组成,直译为在夜晚坐着。在古代,这个词汇可能更多指守夜或夜间的守护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现代的熬夜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坐夜”有时与守灵或守夜的传统俗相关,如在丧事期间家人会坐夜陪伴逝者。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坐夜更多与加班、学*压力相关。
“坐夜”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孤独和辛苦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寂静和个人的努力。它也可能引发对健康问题的担忧,如睡眠不足对身体的长期影响。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过为了完成紧急工作或准备重要考试而坐夜的经历,这种经历往往伴随着紧张和疲惫。
在诗歌中,“坐夜”可以被用来创造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星光下的坐夜,
思绪如夜风轻拂,
书页间,时光悄然流逝。
视觉上,“坐夜”可能让人联想到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周围是安静的夜晚。听觉上,可能是键盘的敲击声或是书页翻动的声音,伴随着夜晚的宁静。
在英语中,“坐夜”可以对应为“stay up late”或“pull an all-night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指在夜晚保持清醒的状态。
“坐夜”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描述熬夜的简单词汇,还可能涉及到个人的努力、孤独的体验以及对健康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情境。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