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2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21:52
劳工: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以换取报酬的人。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在工业、建筑、农业或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的人。
劳工一词源自汉语,由“劳”和“工”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劳”指辛苦、劳累,“工”指工作、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那些从事劳动工作的人。
在许多文化中,劳工常常被视为社会的基础,他们的辛勤工作支撑着整个社会的运转。然而,劳工阶层也常常面临低工资、恶劣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低下的问题。
提到劳工,我常常联想到辛勤、坚韧和牺牲。他们的形象让我感到敬佩,同时也让我思考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项目,帮助改善当地劳工的居住条件。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劳工们面临的挑战,并激发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劳工”:
晨曦初露,劳工的汗水滴落, 城市的脉搏,由他们编织。 铁锤与砖石,奏响生活的乐章, 他们的双手,筑起希望的墙。
提到劳工,我可能会联想到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汗水浸湿的衬衫和机器的轰鸣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劳工的形象。
在英语中,“laborer”或“worker”对应于汉语中的“劳工”。在不同的文化中,劳工的形象和待遇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的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保护的需求。
通过对“劳工”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劳动者的价值和他们在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还承载着对劳动者的尊重、对社会公平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辛勤工作的赞美。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这个词汇时的语境和情感色彩,以准确传达我的思想和情感。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