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3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38:45
“供给侧”(Supply Side)是一个经济学词汇,主要指的是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和参与者,包括企业、生产者以及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与“需求侧”(Demand Side)相对,后者关注的是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
在经济学领域,“供给侧”通常与“供给侧改革”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联,这是指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文学和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见,但在专业讨论或政策文件中经常出现。
“供给侧”一词源自经济学理论,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供给侧经济学”(Supply-side economics),该理论强调通过减税和减少政府干预来刺激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政策制定和学术讨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经济学学生或政策制定者来说,“供给侧”可能带来一种专业和理性的联想,而对于普通公众,这个词可能显得抽象和远离日常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供给侧的概念可能体现在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关注上,例如选择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供给侧的春风,吹拂着创新的种子,在改革的田野上,孕育着希望的果实。”
视觉上,供给侧可能让人联想到工厂、生产线和物流中心;听觉上,可能是机器的轰鸣声和物流车辆的穿梭声。
在英语中,“供给侧”对应的是“Supply Side”,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但其具体政策和理论应用可能有所不同。
“供给侧”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对于理解经济政策和市场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一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和讨论经济问题。
1.
【供】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供,设也。 、 《后汉书·班彪传》-供帐。 、 《明史·海瑞传》-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明史·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组词】
供帐、 供顿、 供馔、 供享、 供佛
2.
【给】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给,相足也。 、 《国语·周语》-事之供给。 、 《齐民要术·序》-岁岁广开,百姓充给。 、 《韩非子·有度》-则日不足,力不给。 、 《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组词】
给富、 给足
3. 【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