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6:14
旅雁:字面意思是指迁徙中的雁群。在文学和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乡背井的人或漂泊在外的游子。
“旅雁”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旅”指的是旅行或迁徙,“雁”则是指大雁。在古代文学中,旅雁常被用来象征旅途的艰辛和思乡之情,这一用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文化中,旅雁常常与离别、思乡和漂泊联系在一起。这种象征意义在许多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反映了人对家乡和亲情的深厚情感。
旅雁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孤独和思念。它让我联想到秋天的黄昏,天空中飞过的雁群,以及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在我的生活中,旅雁这个词让我想起了那些因为工作或学*而远离家乡的朋友们。每次听到这个词,我都会想起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旅雁:
秋风起,旅雁南飞,
带走了夏日的余温。
我在窗前,凝望天际,
心中满是故乡的影子。
旅雁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广阔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背景是金色的秋日田野。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雁群的叫声,那种在寂静的秋夜中格外清晰的声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grating geese”,但它缺乏“旅雁”在中文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意义。
旅雁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自然界中迁徙鸟类的描述,更是人们情感和思绪的寄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深度。
1.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
2.
【雁】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引证】
《说文》-雁,雁鸟也。 、 《仪礼·士昏礼》-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 、 《仪礼·士相见礼》-下大夫相见以雁。 、 唐·杜甫《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
【组词】
雁塔题名、 雁杳鱼沉、 雁天、 雁户、 雁奴、 雁字、 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