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9:31
词汇“五供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至少在现代汉语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
“五供儿”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五种供品或五种供奉的东西。在中文里,“供”通常与**仪式、祭祀活动中的供品有关,而“五”可能指的是具体的数量或类别。
由于“五供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如果存在,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民俗或历史文献中,描述某种特定的祭祀仪式。
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以下句子仅为假设:
同义词可能包括“五牲”、“五礼”等,这些词汇都与祭祀活动中的供品有关。反义词则较难确定,因为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表示“非供品”或“不供奉”。
由于“五供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某个特定地区或文化中的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出使用。
如果“五供儿”确实存在,它可能与的信仰、祭祀文化有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供奉的传统。
对于不熟悉这个词汇的人来说,“五供儿”可能会引起一种神秘或古老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仪式和传统文化。
由于“五供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五供儿”作为一个神秘的元素,融入到描述古代祭祀或神话故事的场景中。
结合古代庙宇的图片或祭祀仪式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五供儿”可能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五供儿”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五供儿”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研究和分析受到限制。它可能是一个特定文化或历史时期的术语,对于理解古代的和祭祀文化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的深度。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供】
(形声。从人,共声。本义:摆设;陈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供,设也。 、 《后汉书·班彪传》-供帐。 、 《明史·海瑞传》-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明史·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组词】
供帐、 供顿、 供馔、 供享、 供佛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