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4:28
工籍: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工作身份或工作记录。它可能包括个人的工作历史、职位、工作单位等信息。在某些情况下,工籍也可能指代一个组织内部的员工名册或档案。
工籍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工”(工作)和“籍”(记录)组成。在古代,类似的记录可能被称为“名册”或“簿记”,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工籍成为了一个专门用于记录员工信息的术语。
在**,工籍常常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稳定性联系在一起。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籍甚至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一个单位长期工作和生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籍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企业和政府管理员工的重要工具。
工籍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稳定、责任和职业发展。对于一些人来说,工籍是他们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石,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代表着束缚和限制。
在求职过程中,我曾被要求提供我的工籍信息,以证明我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能力。这让我意识到工籍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工籍可以被用来象征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和努力:
工籍如山,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每一笔,都是汗水的结晶。
工籍可能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文件柜,或是键盘敲击声中录入的员工信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mployment record”或“employee file”,它们在概念上与工籍相似,但具体的使用和文化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工籍作为一个词汇,不仅记录了个人的工作历史,也反映了社会和组织对个人职业身份的管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工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处理与工作相关的事务。
1.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