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4:21
词汇“出学”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出学”可以理解为“离开学校”或“完成学业”。其中,“出”意味着离开,“学”指的是学*或学校。因此,“出学”可以指学生完成学业后离开学校的行为。
由于“出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近年来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词汇。
在**,完成学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阶段,标志着个人从学生身份向社会成员的转变。因此,“出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和个人成长的重视。
“出学”可能带来一种成就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对学生时代的不舍和对未知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出学”可能与毕业典礼、同学聚会、找工作等经历相关,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回忆的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过校园,
书声琅琅不再,
出学的孩子,
踏上新的征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raduate”或“finish school”,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代表着完成学业的重要时刻。
“出学”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完成学业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情感和经历。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