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2:24
词汇“涕泗”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涕”和“泗”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眼泪和鼻涕。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或哭泣时的情景,强调情感的强烈和表达的直接。
1.
【涕】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涕,泣也。 、 《列子·汤问》-悲愁垂涕。 、 司马相如《长门赋》-涕流离而从横。 、 《诗·小雅·小明》-涕零如雨。 、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汪然出涕。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满衣裳。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德威流涕。
【组词】
涕泗、 痛哭流涕
2.
【滂】
(形声。从水,旁声。本义:大水涌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滂,沛也。 、 《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 、 枚乘《七发》-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 、 《楚辞·大招》-姱修滂浩。
【组词】
滂人、 滂浩、 滂流、 滂溏、 滂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