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58
涕零如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眼泪像雨水一样滴落。这个成语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眼泪不断流下的情景。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涕零如雨常用来描绘人物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情感状态,增强情感的表达力。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哭泣得非常厉害。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情感研究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人在极端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反应。
同义词:泪如雨下、泪流满面、泪眼汪汪 反义词:喜笑颜开、欢天喜地、心花怒放
词源:涕零如雨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眼泪。
在**文化中,涕零如雨常与孝道、友情、爱情等深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强调情感的真挚和深沉。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联想到悲伤、感动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它能够唤起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共鸣。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自己在某些特别悲伤或感动的时刻的情感状态。例如,在观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或听到一个悲伤的故事时,可能会感到涕零如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泪眼朦胧,
涕零如雨,心事重重。
视觉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雨中,泪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悲伤的画面。 听觉联想:可以想象雨滴敲打地面的声音,伴随着哭泣声,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ears like rain" 或 "tears streaming down like rain",虽然不如涕零如雨这个成语那样富有诗意和形象。
涕零如雨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情感表达工具,它不仅描绘了眼泪的物理状态,更传达了深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情感的传递力。
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1.
【涕】
(形声。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毛传皆云:“自目出曰涕。”-涕,泣也。 、 《列子·汤问》-悲愁垂涕。 、 司马相如《长门赋》-涕流离而从横。 、 《诗·小雅·小明》-涕零如雨。 、 《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汪然出涕。 、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涕泪满衣裳。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德威流涕。
【组词】
涕泗、 痛哭流涕
2.
【零】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零,余雨也。 、 《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组词】
零雨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雨,水从云下也。 、 《易·小畜卦》-密云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