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18: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18:33:40
词汇“外禄”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外禄”可以理解为“额外的俸禄”或“非正式的报酬”。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外禄”由两个字组成:“外”和“禄”。“外”通常指外部、非正式或额外的,而“禄”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官员的俸禄,即官方的薪水或报酬。因此,“外禄”可以理解为除了正式俸禄之外的额外报酬或收入。
由于“外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可能会提到官员除了正式俸禄外,还从其他途径获得的收入,如赏赐、贿赂等,这些可能被称为“外禄”。
“禄”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祭祀时用的肉,后来引申为官员的俸禄。“外禄”作为一个复合词,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
在古代**,官员的俸禄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外禄”可能涉及到一些不正当的收入,如贿赂等。因此,这个词汇在古代社会中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外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不正当的收入或额外的利益,因此在情感上可能会有一定的负面联想。
由于“外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外禄”用于描述一个角色除了正式工作外,还从其他途径获得的收入,以此来丰富角色的经济背景。
由于“外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外禄”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用以描述额外的、非正式的收入。
“外禄”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官员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这个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背景对于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是有益的。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禄】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禄,福也。 、 《诗·小雅·瞻彼洛矣》-福禄如茨。 、 《仪礼·少牢馈食礼》-使女受禄如天。 、 《国语·晋语》-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 、 《仪礼·曲礼》-短折不禄。 、 《诗·大雅·既醉》-其胤维何?天被尔禄。 、 《左传·襄公十一年》-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
【组词】
禄祚、 禄命、 禄相、 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