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9:12
外眦(wài zì)是解剖学上的一个术语,指的是眼睛的外角,即上下眼睑在外侧的交汇点。与“内眦”相对,内眦指的是眼睛的内角。
在医学和解剖学领域,“外眦”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眼睛的结构。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被使用,除非是在讨论与眼睛相关的健康问题或美容手术时。在文学作品中,除非涉及到医学或解剖学的描述,否则很少出现。
“外眦”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外”指的是外部,“眦”指的是眼角。在古代医学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被用来描述眼睛的结构。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精确性都有所提高。
在东亚文化中,尤其是中国和日本,眼睛的形状和大小常常被认为与个人的魅力和性格有关。因此,外眦的位置和形状在美容手术和化妆技巧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眦”这个词汇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除非他们有相关的医学背景或经历过与眼睛相关的手术。对于医学专业人士来说,这个词汇可能与精确和专业知识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涉及到眼部健康或美容,否则很少有机会使用这个词汇。例如,如果一个人接受了眼部整形手术,他们可能会在讨论手术细节时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外眦”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眼睛的美丽或神秘。例如:
她的外眦,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闪烁着无尽的神秘与魅力。
在视觉上,外眦可能让人联想到眼睛的轮廓和形状。在听觉上,这个词汇可能与医学讲座或手术视频中的专业术语相关联。
在不同的语言中,描述眼睛外角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outer canthus”来描述相同的位置。
“外眦”是一个专业且精确的医学术语,用于描述眼睛的外角。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在医学和美容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眼睛的结构和相关医学知识。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眦】
(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眥,目厓也。 、 《列子·汤问》-拭眥扬眉而望之。 、 《素问·气交变大论》-目赤痛眥疡。 、 《史记·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