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5:50
国花:指一个国家通过立法或传统*俗选定的代表该国特色和象征的花卉。国花通常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或象征意义,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自然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国花一词在中文中直接表达了其含义,即代表国家的花卉。在历史上,各国选择国花的过程往往与该国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的国花可能会有所变化,反映了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演变。
国花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的国花是牡丹,它象征着富贵和繁荣;而日本的国花是樱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丽。这些花卉的选择和象征意义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提到国花,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国家的美丽、历史和传统。例如,提到樱花,人们可能会想到日本的春天和短暂而美丽的生命;提到牡丹,人们可能会想到**的繁荣和富贵。
在个人生活中,国花可能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国庆庆典、花卉展览或个人装饰中。例如,在**的春节期间,牡丹花的图案常出现在各种装饰品上,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诗歌: 樱花飘落,如梦如幻, 短暂之美,永驻心间。 国花之魂,日本之春, 生命之歌,轻轻吟唱。
结合图片,国花的形象可以唤起人们对国家自然美的联想。例如,樱花的图片可能让人联想到粉色的花海和春天的气息;牡丹的图片可能让人联想到富丽堂皇的宫廷和节日的喜庆。
不同国家的国花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例如,英国的国花是玫瑰,象征着爱情和美丽;印度的国花是莲花,象征着纯洁和精神上的启迪。这些不同的选择展示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国花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花卉本身,更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通过对国花的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