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1:42
“国色天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国家的颜色和香气,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非凡,气质高雅,如同国宝一般珍贵。这个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女性的美貌和气质。
在文学作品中,“国色天香”常用来形容古代宫廷中的美女,如杨贵妃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也可以用来赞美现代女性的美丽和高贵。在专业领域,如美容、时尚等行业,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形容高端产品或服务。
同义词:
反义词:
“国色天香”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中,后来被广泛引用和流传。在宋代,这个成语开始被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和气质,逐渐成为赞美女性美丽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貌和气质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因此,“国色天香”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美的重视和赞美。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赞美和敬仰。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宫廷中的美女,以及她们的高贵和优雅。在现代,这个词汇也可以用来赞美那些美丽、有气质的女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用“国色天香”来形容一位朋友的婚礼,她的美丽和高贵让整个婚礼都显得格外隆重和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自开,
国色天香入梦来。
一颦一笑皆成画,
世间无此美娇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宫廷美女的画像,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面容姣好,气质高雅。在音乐方面,可以联想到古典音乐,如古筝或琵琶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unning beauty”或“goddess-like”,虽然这些词汇没有“国色天香”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它们也传达了对女性美貌的赞美。
“国色天香”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女性美貌的赞美,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让我能够更准确和优雅地表达对美的赞美。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于那娉婷妩媚之中,无不带著一团书卷秀气,虽非~,却是斌斌儒雅。
唐朝时期,唐文宗李昂在程修己的陪同下到御花园里赏花,园内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文宗十分欣赏牡丹花王,就问程修己都城传唱的牡丹诗。程修己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的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文宗赞叹不已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色】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