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1: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1:00:19
北宋:指*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大约从公元90年到1127年,是宋朝的前半段,与南宋相对。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五代十国混乱局面的结束,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北宋”一词源于**历史上的地理和政治划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主要是因为金朝的入侵导致宋朝政治中心从北方的汴京(今开封)南迁至临安(今杭州)。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人、科学家和艺术家,如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北宋的政治制度也相对稳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提到“北宋”,可能会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文化繁荣、文人雅士的风采,以及那个时代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对历史的美好回忆和对文化成就的敬仰。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这些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政治制度的演变。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北宋”:
北宋风华今犹在,
文人墨客笔下开。
诗词书画传千古,
一朝繁华入梦来。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北宋”这一概念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类似历史时期,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来探讨文化繁荣和艺术发展的共通之处。
通过对“北宋”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时间节点,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类历史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1.
【北】
方位名。与“南”相对。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 、 《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万物负阴而抱阳。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 、 宋·苏轼《石钟山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 《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北向坐。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北向。
【组词】
正北;西北;东北;北邙、 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 北里、 北阙、 北鄙、 北雍、 北邙乡女、 北津
败逃的军队。
【引证】
《战国策·燕策一》-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
2.
【宋】
(会意。从宀(mián),从木。表示房屋周围有树木。本义:定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此义未见经传,名子者不以国,而鲁定公名宋,则必取其本义也。”-宋,居也。 、 《左传·宣公四年》-郑公子宋字子公。
周代诸侯国名。
【引证】
《三国演义》-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 、 《墨子·公输》-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