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01:38
“戟牙”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兵器“戟”的描述。戟是一种古代的长柄武器,结合了矛和斧的特点,其刃部有时会设计成锯齿状,这种锯齿状的部分可以被称为“戟牙”。因此,“戟牙”字面意思是指戟上的锯齿状刃部。
在文学作品中,“戟牙”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尖锐、锋利或具有攻击性的特征,如形容山峰像戟牙一样尖锐。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军事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古代兵器的具体特征。
“戟牙”一词的词源直接关联到古代兵器“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兵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戟牙”这一词汇的使用也逐渐减少,现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文学作品中。
在**古代,戟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装备,因此“戟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战争文化和社会背景。它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同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暴力和残酷的意味。
“戟牙”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激烈,以及那种尖锐、不可阻挡的力量。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勇气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戟牙”这一词汇并不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例如,在历史爱好者的小组讨论中,可能会用“戟牙”来形容古代兵器的特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辰如戟牙,刺破黑暗的天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战场,士兵们手持戟牙长戟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金属碰撞的声音,或是战鼓的轰鸣。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兵器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描述方式,但“戟牙”这一概念可能仍然存在,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戟牙”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戟】
(会意。从戈,从榦(gàn)省。本义:古代兵器。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
同本义 。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 出现于商、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戟是一种分枝状兵器。
【引证】
《说文》-戟,有枝兵也。…今字误作戟。 、 《考工记·冶氏》。注:“今三锋戟也。”-戟广寸有半。 、 《诗·秦风·无衣》-修我矛戟。 、 《史记·项羽本纪》-交戟之卫士。 、 《广东军务记》-刀戟纵横。
【组词】
戟戈、 戟盾、 戟牙、 戟吏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