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6:50
掩鼻而过:字面意思是指用手遮住鼻子,快速通过某个地方。基本含义是指因为某处有难闻的气味或令人不快的事物,所以采取这样的动作来避免接触或感受。
掩鼻而过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了比喻层面,用来形容对某事物的厌恶或避开。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对不良环境或事物的回避,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和对不良事物的排斥。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厌恶和避开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肮脏、不洁或令人不快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强烈气味的地方,如垃圾堆放区,人们自然会掩鼻而过,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腐朽的气息中,我掩鼻而过,心中却渴望着清新的空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用手遮住鼻子,快速通过一个充满垃圾和臭气的地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垃圾车经过时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ld one's nose”或“pass by with a wrinkled nose”,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掩鼻而过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人们对不良环境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态度。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1.
【掩】
(会意。从手,从奄,奄亦声。本义:遮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掩,敛也。小上曰掩。 、 《仪礼·士丧礼》。注:“裹首也。”-掩练帛,广终幅。 、 《史记·司马相如传》-掩薄草渚。 、 《周髀算经》-空正掩日。 、 《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 、 清·方域《壮梅堂文集》-掩其上哉。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手巾掩口。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诚。
【组词】
掩圹、 掩心、 掩土、 掩面、 掩著
2.
【鼻】
(会意。从自,从畀(bì),“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引证】
《说文》-鼻,主臭者也。 、 《老子》-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 、 《白虎通》-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 、 《易·噬》。虞注:“艮为鼻。”-肤灭鼻。 、 《荀子·荣辱》-鼻辨芬芳腥臊。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过】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引证】
《左传·襄公四年》-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姓,过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