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57:11
“义舍”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一种慈善性质的住宿设施,主要为贫困或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临时住所和基本生活支持。这种设施通常由政府、慈善机构或**组织运营,旨在提供社会援助和福利。
“义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义”指的是道德上的正当和慈善,“舍”则是指住所或房屋。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专门为贫困人群提供的住宿设施。
在**传统文化中,慈善和救助弱势群体被视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因此,“义舍”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体现了社会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提到“义舍”,我联想到的是温暖、关怀和希望。这个词让我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志愿者项目,帮助维护当地的义舍,为那里的居民提供食物和日常用品。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社会救助的重要性和慈善行为的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义舍”:
在寒冷的街头,
义舍是温暖的灯塔,
照亮了无家可归者的希望,
在爱的庇护下,
他们找到了新的家。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简朴但温馨的房间,墙上挂着感谢捐赠者的牌子,房间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和志愿者们的交谈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义舍”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在英语中,“义舍”可以对应为“charity shelter”或“homeless shelter”。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同样代表着提供给无家可归者的临时住所和救助。
通过对“义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福利和慈善行为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代表了物质上的救助,更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 moral support。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使用这样的词汇,以传递正能量和促进社会和谐。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舍】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舍,市居曰舍。 、 《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天子赐舍。 、 《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 《孟子·离娄上》-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至舍,四支僵不能动。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组词】
旅舍、 舍馆、 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