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46
木材:指从树木中切割或锯解得到的材料,通常用于建筑、家具制造、工艺品制作等领域。它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特性,如硬度、耐久性、可加工性等。
木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含义自古代以来没有太大变化。在古代,木材是主要的建筑和制造材料,因此它在语言中的地位一直很重要。
在许多文化中,木材与自然、生命力和传统工艺紧密相关。例如,日本的木造建筑体现了对木材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木材给人以温暖、自然和持久的感觉。它常常与乡村生活、手工艺和传统价值观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生活中,木材可能用于制作家具、装饰品或作为DIY项目的材料。例如,我曾用回收的木材制作了一个书架,这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增加了家居的个性化元素。
在诗歌中,木材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在木纹中低语, 每一道刻痕,都是过往的记忆。
木材的视觉联想包括木纹的美丽图案和木材的自然色泽。听觉上,木材可能让人联想到木匠工作的声音,如锯木声和钉钉声。
在不同文化中,木材的使用和象征意义各异。例如,在北欧,木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而在热带地区,硬木因其耐久性而受到青睐。
木材作为一种多功能和普遍存在的材料,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人类的需求,还在文化和情感层面上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了解和使用木材,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也是对传统工艺和文化的传承。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