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59
“不世之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非常杰出、非凡的人才。这个词汇强调的是某人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远超常人,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在文学作品中,“不世之材”常用来形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角色,如诸葛亮、李白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仍然可以用来强调某人的非凡才能。在专业领域,如科技、艺术等,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赞誉那些在特定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物。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强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不世之材”更强调的是超越时代的非凡才能。
“不世之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不世之材”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概念相联系,强调的是德才兼备的理想人格。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激励人们追求卓越,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这个词汇给人以崇高、尊敬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伟大人物。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听到一位演讲者被称为“不世之材”,他的研究成果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词汇的使用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之下,不世之材,智慧如海,深不可测。”
视觉上,联想到的是那些历史画像中的伟大人物,如诸葛亮、李白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如古典交响乐,营造出一种庄严、崇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genius”或“a prodigy”,但这些词汇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与“不世之材”有所不同,更侧重于天赋和才华。
“不世之材”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描述和评价人物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历史中的深远影响。
于公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
1. 【不世之材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