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9:16
木杷(mù pá)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木头制成的杷子。杷子是一种农具,通常用于平整土地、耙集谷物或清理杂物。木杷即指这种农具的木制版本。
在文学作品中,木杷可能被用来描绘农村生活或劳动场景,增强作品的乡土气息。在口语中,提及木杷可能是在讨论农活或回忆过去的农村生活。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考古学,木杷可能被用作研究古代农具或农业技术的实例。
木杷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木”(木材)和“杷”(一种农具)组成。在古代,木杷是常见的农具,随着金属加工技术的发展,铁杷逐渐取代了木杷,但木杷在一些传统或特定环境中仍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木杷象征着勤劳和朴素的生活态度。在一些农村地区,木杷仍然是日常农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
木杷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辛勤的劳作和自然的质朴。它唤起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的尊重。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祖父经常使用木杷在田间劳作,那是我对农村生活和劳动的最初认识。
在诗歌中,木杷可以被用来象征勤劳和坚韧:
木杷轻挥,泥土芬芳, 岁月静好,劳作不息。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农夫在金黄的麦田中使用木杷,阳光洒在他的背上,木杷与土地摩擦的声音,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农具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它们都承载着相似的劳动意义和文化价值。
木杷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具体的农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提醒我们尊重劳动,珍惜自然,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和保护。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杷】
(形声。从木,巴声。(bà)本义:农具名) 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用以耙梳、聚拢,多用竹、木或铁等制成。
【引证】
《说文》-杷,收麦器。 、 汉·王褒《僮约》-屈竹作杷,削治鹿卢。
发掘。 同: 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