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7:12
下垂 的字面意思是指物体因重力作用或其他原因而向下倾斜或降低。在基本含义中,它可以描述物体的物理状态,如衣物、皮肤、植物等因重力或老化而变得松弛并向下垂落。
“下垂”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下”和“垂”两个字组成,“下”表示向下的方向,“垂”原指物体因重力而自然下落。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垂衣裳”之句,描述衣物下垂的样子。
在某些文化中,“下垂”可能与衰老和无力感相关联,因此在描述老年人时可能会使用这个词。在时尚和美容行业,防止皮肤下垂的产品和技术非常受欢迎。
“下垂”这个词可能引起一种沉重和衰老的感觉。在个人情感上,它可能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退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注意到家中窗帘因长时间未调整而下垂,这不仅影响了美观,也影响了室内的光线。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刻下皱纹,皮肤下垂,记忆却依旧鲜活。”
视觉上,“下垂”可能让人联想到夕阳下山的景象,或是老树枝叶的低垂。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吹过松软的窗帘发出的轻微声响。
在英语中,“下垂”可以对应为“droop”或“sag”,它们在描述物体因重力作用而向下倾斜时相似,但“droop”更常用于植物或动物,而“sag”更常用于描述结构或材质的下垂。
“下垂”是一个描述物体因重力或老化而向下倾斜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的物理和情感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能够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绘世界。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