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2:56
“土崩瓦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土地崩裂,瓦片破碎。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或组织结构彻底崩溃,无法维持原有的状态或结构,形容崩溃得非常彻底。
“土崩瓦解”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土崩瓦解,民无所依。”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事物彻底崩溃的常用语。
在中国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国家的衰败或组织的崩溃,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秩序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崩溃感和无力感,常让人联想到灾难性的场景,如地震、战争等。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任何彻底失败的情况,如一次重要的考试因为紧张而彻底失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昔日辉煌已土崩瓦解,唯余回忆在心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废墟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沉重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崩溃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fall apart”或“collapse”,但“土崩瓦解”更强调彻底性和灾难性。
“土崩瓦解”这个成语在描述事物彻底崩溃时非常有力,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专业领域也有其特定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中国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死者万数。
商朝末年,商纣王贪恋酒色,荒淫无道,整天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听信谗言,残害忠良。闹得民不聊生,周武王应时而起,率军攻破商都。商纣王在鹿台上吊自杀,商朝政权的垮台就像瓦片碎裂、泥土崩溃一样迅速
1.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2.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
3.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4.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