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10
“从恶若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追随恶行就像山崩一样迅速和不可阻挡。这个成语强调了恶行的传染性和迅速蔓延的特点,比喻一旦开始做坏事,就会像山体崩塌一样迅速且难以停止。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道德堕落或行为的败坏,特别是在描述那些原本有良好品质但逐渐堕落的人物时。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警告或劝诫他人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不良行为的传播机制。
“从恶若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道德堕落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恶行迅速蔓延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被高度重视。因此,“从恶若崩”这个成语在强调道德堕落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于维护道德秩序的重视。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警示和忧虑的情感,让人联想到一旦走上错误的道路,后果将不堪设想。它提醒人们要警惕不良影响,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些朋友因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堕落,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从恶若崩”的含义。它提醒我在选择朋友和环境时要谨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从恶若崩,山河变色,人心难测,善恶一念间。”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山体崩塌的画面,听觉上则可能是轰鸣声和混乱的场景。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road to hell is 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好意铺成的),强调了不良行为的后果。
“从恶若崩”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恶行的迅速蔓延和不可控性,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警惕不良影响,坚持正确的道德选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警示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道德挑战。
语曰‘~’,盖言其易。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3.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4.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