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4:11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或家庭极度贫穷,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满足。具体来说,“上无片瓦”指的是没有屋顶可以遮风挡雨,“下无卓锥”则意味着连一个可以站立的地方都没有。
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贫困的极端情况,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的经济状况或生活困境。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它可能被用来讨论贫困问题和资源分配不均。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财富状况时各有侧重,但“上无片瓦,下无卓锥”特别强调了极端的贫困和无助。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极端贫困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贫困被视为一种不幸,而这个成语的使用强化了这种观念。它不仅描述了物质上的贫困,也反映了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无奈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的人们,激发人们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慈善活动中听到这个成语,它让我更加意识到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并激励我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上无片瓦遮风雨,下无卓锥立身地,人间冷暖自知,心怀希望不灭。”
想象一个破旧的房屋,屋顶漏水,地面泥泞,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助。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旋律,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meless and penniless”,但这种表达没有“上无片瓦,下无卓锥”那样生动和形象。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极端的贫困,也反映了社会问题和文化价值观。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深刻地传达情感和信息。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文化的影响。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片】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组词】
唱片儿、 画片儿、 相片儿、 影片儿
4.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5.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6.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7.
【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卓,高也。 、 《续汉书·五行志》-十日卜为卓。 、 《论语》-如有所立,卓尔。 、 《论衡》-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 、 《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汉·扬雄《法言》-不胶者卓矣。
【组词】
卓荦不羁、 卓尔独行、 卓夺、 卓殊、 卓逸
8.
【锥】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锥,锐也。 、 《释名·释用器》-锥,利也。 、 《战国策·秦策一》-引锥自刺其股。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组词】
锥刀、 锥矢、 锥囊、 锥行衰、 锥行之陈、 锥毛、 锥刀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