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3:07
“中枪”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被枪击中,即在枪战中被子弹击中。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被用作比喻,意味着某人或某事物无意中成为了批评、指责或不幸**的对象。
“中枪”一词源于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到比喻用法,特别是在描述非物理伤害的情境中。
在**社会,由于历史上的战争和冲突,“中枪”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常用于描述不幸或不公正的遭遇。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不幸或不公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无辜受害或意外打击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朋友们用“中枪”来形容在社交媒体上无意中成为网络暴力的对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言论的战场上,我无意中枪,心灵之花,凋零在无声的硝烟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人群中突然受到注目或指责的情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悲伤的旋律来增强“中枪”带来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ught in the crossfire”或“hit by a stray bullet”,都用来形容无意中成为冲突或争论的牺牲品。
“中枪”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多功能的比喻,能够生动地描述无意中受到的负面影响。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的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