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0:49
“匕首投枪”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投掷匕首和长枪,通常用于描述战斗或攻击的场景。在现代语境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尖锐的批评或攻击性的言论。
“匕首投枪”这个词汇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用来比喻尖锐的批评或攻击性的言论。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匕首投枪”可能被用来形容激烈的政治辩论或社会冲突。它反映了人们对于激烈对抗和尖锐批评的认知。
这个词汇可能带给人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战斗、冲突和对抗,以及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性的言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遇到过使用“匕首投枪”这个词汇的场景,比如在观看历史战争电影或参与激烈的辩论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他的言辞如匕首投枪, 刺穿了虚伪的假面。 在真理的光芒下, 谎言无处遁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战场上的士兵投掷匕首和长枪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战斗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比喻如“言语如刀”或“言辞如箭”在其他语言中也有使用。
“匕首投枪”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战斗场景,还比喻了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性的言论。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这将有助于我在未来的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和生动地使用它。
1.
【匕】
(象形。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汤匙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勺子。按:一说“匕”象反人形,“妣”之初文)。
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长柄浅斗,形状像汤勺。
【引证】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方食,失匕箸。(箸:筷子)
【组词】
比筋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
3.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
4.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