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1:18
“善与人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善于与人交往。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能够得体、友好、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和建立关系的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善与人交”常用来形容主角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被描述为善与人交。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称赞某人的社交能力。在专业领域,如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描述一个理想的团队成员或领导者。
“善与人交”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人际交往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强调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传统文化中,人际关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善与人交”在社会交往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和人际网络构建的背景下。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友好、开放和合作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社交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善与人交的人,他们往往能够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社交技巧对于个人和职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将“善与人交”融入描述一个人性格的诗句中,如:“春风拂面笑颜开,善与人交心自宽。”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充满笑容和友好氛围的社交场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松愉快的交谈声和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good at making friends”或“sociable”,它们都强调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但在表达上有所不同。
“善与人交”这个词组在我对汉语成语的理解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体现了汉语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组,我更加意识到在不同文化和社交环境中,有效的沟通和交往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性谦和,~,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1.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2. 【与】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