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8:17
词汇“收离纠散”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或词汇,它似乎是由四个汉字组合而成的,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含义。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组合含义入手。
将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可能的含义是“收集分离的部分,纠正散乱的状态”。
由于“收离纠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努力将分散的元素或人员重新整合的过程。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集合、组织或管理的话题中。
由于“收离纠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它可能是由个人或特定群体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语境或目的。
在强调团队合作、社区重建或组织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收离纠散”可能被赋予积极的意义,象征着团结和恢复。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从混乱到有序的过程,可能会联想到希望和重建。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整合资源、人员或想法的情况,可以使用“收离纠散”来形容这一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我们收离纠散,编织成一幅永恒的画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手拉手,从分散的状态逐渐聚集在一起;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由慢到快,象征着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
由于“收离纠散”不是一个普遍认知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收离纠散”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它的含义和使用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创造性的工具,帮助表达特定的概念或情感。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灵活运用词汇,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若绍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
【纠】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丩(jiū)声。本义:三股的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俗字作糺。单股曰纫,两股曰纠,三股曰纠,亦曰徽。”-纠,绳三合也。 、 扬雄《解嘲》-徽以纠墨。
【组词】
纠纆
4.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