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余馂

余馂

时间: 2025-04-27 20:22:00

余馂

基础信息

  • 词语 余馂
  • 繁体餘餕
  • 拼音 jùn

【余馂】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2:00

词汇“余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余殣”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基本定义

“余殣”的字面意思是“剩余的尸体”或“未被妥善安葬的尸体”。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常用来描述战争、灾难或饥荒后遗留下来的无人认领的尸体。

语境分析

在文学作品中,“余殣”常用来渲染悲凉、凄惨的氛围,表达对战争或灾难的深切哀悼。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古雅和特定。

示例句子

  1. 战后荒野,余殣遍地,令人心酸。
  2. 饥荒之年,村中余殣无人掩埋,景象凄惨。
  3. 古战场遗址,偶尔还能发现余殣,见证了历史的残酷。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遗骸、尸骨、残骸
  • 反义词:安葬、入土、安息

词源与演变

“余殣”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余”表示剩余,“殣”表示尸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战争和饥荒是常见的社会现象,因此“余殣”这个词在当时的文献中较为常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以及对战争和灾难的深刻反思。

情感与联想

提到“余殣”,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战争的残酷、生命的脆弱以及对逝者的哀悼。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凉的情感色彩。

个人应用

在现代生活中,“余殣”这个词几乎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研究中。它更多地存在于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余殣”融入到描述战争或灾难的场景中,以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和历史感。

视觉与听觉联想

提到“余殣”,可能会联想到荒凉的战场、凄凉的风声和哀伤的音乐,这些都能增强对这个词的情感体验。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余殣”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情景,如英语中的“unburied corpses”。

反思与总结

“余殣”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现实,也承载了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它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特定的语境和创作中,它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余馂】的相关字

1.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引证】 《说文》-余,饶也。

2. 【馂】 吃后剩下的残羹剩肴。
【引证】 《礼记》。孙希旦集解:“朱子曰:‘馂余之物,不可以祭先祖。’”-馂余不祭。
熟食。 同: 飱
【引证】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吾寡君闻君在外,馂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
【组词】 馂饔

相关问答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猜西疑 东猜西揣 东猎西渔 东牖 东爨 东灾 东灵 东瀛 东濒 东澳暖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红衲袄 包含盥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面相睹 吊袜带 无所措手 热锅上的蚂蚁 沙灾 崭巉 卜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说千说万 草字头的字 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不夜扃 否极泰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