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8:24
收殓(shōu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收集并埋葬。它通常指的是将死者的遗体收集起来,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安葬。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或传统仪式的意味,强调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
在文学作品中,收殓可能出现在描述战争、灾难或家庭悲剧的场景中,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尊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更多出现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在专业领域,如殡葬服务行业,收殓是一个常用术语,指代具体的操作流程。
收殓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对死亡仪式的描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没有太大变化,仍然保持其庄重和仪式感的特点。
在传统文化中,收殓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涉及到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安慰。它反映了人对生死的看法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
收殓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哀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终结和亲人的离别。它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尊重死亡。
在个人生活中,收殓可能与家庭成员的去世相关,是一个涉及情感和仪式的经历。每个人对此的感受和处理方式可能不同。
在诗歌中,收殓可以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哀悼,如:“岁月如流,我为逝去的青春收殓。”
收殓的视觉联想可能是葬礼的场景,听到的是哀乐和亲人的哭泣声,这些都加深了对死亡的哀思。
在不同文化中,处理死者遗体的方式和仪式各有不同,但收殓这个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体现,只是具体做法和意义有所差异。
收殓是一个充满情感和仪式感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态度和文化传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人类情感。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瘗】
埋物祭地。
【引证】
《吕氏春秋》。高诱注:“祭土曰瘗。年,谷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禳其神也。”-有年瘗土,无年瘗土。 、 汉·扬雄《河东赋》-伊年暮春,将瘗后土。
【组词】
瘗坎、 瘗地、 瘗玉、 瘗土、 瘗毛血、 瘗位、 瘗埋、 瘗缯
埋葬。
【引证】
晋·潘岳《西征赋》-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
【组词】
瘗土、 瘗埋、 瘗葬、 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