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4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40:14
“杞梓连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杞树和梓树紧紧相拥。杞和梓都是古代**常见的树木,杞树通常指枸杞树,梓树则是指梓木树。这个成语比喻人才或事物之间的紧密结合或相互依赖。
在文学作品中,“杞梓连抱”常用来形容人才的聚集或事物的紧密结合,如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中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团队协作的高效性。
同义词:
反义词:
“杞梓连抱”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是后人根据杞树和梓树的特点创造的比喻。在古代文献中,杞和梓常被用作比喻,如《诗经》中就有提到梓树,而杞树则因其果实(枸杞)的药用价值而闻名。
在传统文化中,树木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松树象征坚韧,梅树象征高洁。杞树和梓树的结合,象征着团结和协作,这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美好。它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合作,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团队项目中,我曾体验到“杞梓连抱”的力量。当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努力时,项目进展顺利,成果也超出了预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杞梓连抱,共绘蓝图,心手相连,共创辉煌。”
想象两棵树紧紧相拥的画面,可以联想到自然界中的共生关系,如树与藤的缠绕。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强调合作的优势,但不如“杞梓连抱”那样具有形象和诗意。
“杞梓连抱”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深意,它提醒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重视合作与团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 ,知其所妨者细也。
1.
【杞】
(形声。从木,己声。本义:木名,枸杞)。
同本义。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
【引证】
《说文》-杞,枸杞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 、 《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 、 唐·杜甫《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
【组词】
杞狗、 杞楠
2.
【梓】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引证】
《说文》-梓,楸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 《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出楠梓。
【组词】
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3.
【连】
(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连即古文輦也。-連,负车也。 、 《周礼·故书巾车》-连车组輓。 、 《周礼·乡师》-与其輂连。 、 《管者·海王》-行服连轺辇者。 、 《庄子·让王》。郑君、房君、司马君皆云:“读为辇。”-民相连而从之。 、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太后]曰:‘老妇持连而瞏(還)。’
4.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