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6:20
词汇“嗜胆嗜枣”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推测。
“嗜胆嗜枣”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对胆和枣有特别的喜好或偏好。其中,“嗜”通常表示强烈的喜好或爱好,“胆”可能指的是动物的胆囊或胆汁,而“枣”则是一种常见的水果。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如果我们假设它存在,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对特定食物的极端喜好,或者在文学作品中用于象征某种特殊的情感或性格特征。
由于“嗜胆嗜枣”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如果它是一个特定文化或地区的俗语,可能源自对某种传统或习俗的描述。
如果“嗜胆嗜枣”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表达,它可能反映了该文化中对食物的特殊看法或饮食习惯。
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和疑惑,因为它涉及的是不太常见的食物偏好。可能会联想到一些奇特或极端的饮食习惯。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如果在一个特定的社交场合或文学创作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个有特殊饮食偏好的人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他嗜胆嗜枣,
世间少有的味觉探险者,
每一口,都是对未知的挑战。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奇特的食物图片,或者在一些描述奇特饮食习惯的纪录片中听到。
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跨文化比较的例子不多。但如果将其与西方文化中对某些奇特食物的偏好(如蜗牛、鹅肝等)进行比较,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嗜胆嗜枣”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展示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尽管这个词汇的具体应用场景有限,但它提醒我们在学习语言时,要注意那些看似不常用但可能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
文王嗜胆,曾晳嗜枣,胆苦枣酸,圣贤甘之,与众异也。
1.
【嗜】
(形声。从口,耆(shì)声。本义:爱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嗜,嗜欲,喜之也。 、 《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 、 《世说新语·简傲》-性嗜酒。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组词】
嗜学、 嗜癖、 嗜胆、 嗜茗、 嗜古、 嗜书、 嗜杀、 嗜枣、 嗜爱
2.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
3.
【嗜】
(形声。从口,耆(shì)声。本义:爱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嗜,嗜欲,喜之也。 、 《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 、 《世说新语·简傲》-性嗜酒。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组词】
嗜学、 嗜癖、 嗜胆、 嗜茗、 嗜古、 嗜书、 嗜杀、 嗜枣、 嗜爱
4.
【枣】
(会意。从双朿(cì)。朿,木芒。枣树多刺。本义:枣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枣,羊枣也。 、 《尔雅》-枣有十一名,羊枣其一也。 、 宋·苏轼《浣溪沙》-衣巾落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