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5:12
词汇“杞梓”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杞”和“梓”。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杞梓”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杞梓”字面意思是指杞木和梓木,这两种树木在**古代被认为是优质的木材,常用于制作器具和建筑。成语“杞梓之林”比喻人才济济,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杞梓之林,必有良材。”
“杞梓”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后来逐渐被用来比喻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比喻意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优秀人才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木材的选择和使用有着严格的标准,杞木和梓木因其质地优良而被重视。因此,“杞梓”在文化上象征着高质量和价值。
“杞梓”给人一种稳重、高贵的感觉,联想到的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或坚固的建筑,以及那些经过精心培养的优秀人才。
在教育领域,我常常用“杞梓之才”来鼓励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杞梓成林,英才辈出,共筑梦想。”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其中杞木和梓木挺拔而优雅,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杞梓”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表达,如英语中的“pearls among pebbles”(珍珠在卵石中)。
“杞梓”作为一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提醒我们在培养和识别人才时要有高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文雅和深度。
1.
【杞】
(形声。从木,己声。本义:木名,枸杞)。
同本义。茄科,落叶小灌木。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根皮(地骨皮)可入药。
【引证】
《说文》-杞,枸杞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 、 《左传·昭公十二年》-我有圃生之杞乎。 、 唐·杜甫《兵车行》-千村万落生荆杞。
【组词】
杞狗、 杞楠
2.
【梓】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引证】
《说文》-梓,楸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 、 《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出楠梓。
【组词】
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