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33
“丧家之狗”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失去主人的狗,通常用来比喻失去依靠、无家可归的人或物。它传达了一种孤独、无助和被遗弃的感觉。
在文学作品中,“丧家之狗”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失去家园、地位或支持的人物,强调他们的悲惨境遇和无助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处境艰难,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被社会排斥。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无家可归者或社会边缘群体的状况。
“丧家之狗”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最初是用来形容失去主人的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用来比喻失去依靠的人或物,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比喻表达。
在**文化中,狗通常被视为忠诚的象征,因此“丧家之狗”这个词汇也带有一种对忠诚和归属感的强调。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讨论社会边缘群体的困境,如无家可归者或失业者。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悲伤和同情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社会中被遗忘或排斥的个体,以及他们在寻找归属和安全感时的挣扎。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在失去工作后感到非常无助,他形容自己就像一条丧家之狗。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他的感受,并给予了他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丧家之狗,在夜的街头徘徊,寻找一丝温暖的光。”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只孤独的狗在寒冷的街头徘徊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寂静和偶尔的狗吠声,增加了那种孤独和无助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ay dog”或“homeless dog”,但它们没有“丧家之狗”那种深刻的比喻意义和文化内涵。
“丧家之狗”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或物,增强了我的同情心和表达能力。
操亲掣宝剑押阵,率众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1. 【丧家之狗猜一正确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