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5:10
“丧狗”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一个状态低迷、情绪沮丧、缺乏活力的人。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只失去活力、看起来无精打采的狗,但通常用来比喻人。
在文学作品中,“丧狗”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描述失败或挫折后的情绪反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朋友或熟人的当前状态,有时带有一定的幽默或讽刺意味。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心理学或社会学相关的话题时。
“丧狗”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对失去活力狗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状态,特别是在现代网络语言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
在**文化中,狗通常被视为忠诚和友好的象征,但“丧狗”这个词汇却带有负面含义,反映了社会对于积极向上态度的普遍期待。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年轻人中,这个词汇有时被用来自嘲或调侃,显示了一种轻松面对困境的态度。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理解,因为它描绘了一个人的低落状态。联想上,可能会想到一个孤独、无助的形象,需要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丧狗”来形容一个因为失恋而情绪低落的朋友,这个词汇帮助我们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讨论他的感受,避免了过于沉重的气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一只丧狗在街头徘徊,寻找着失落的心,在每个转角,期待着温暖的归来。”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只蜷缩在角落的狗,眼神无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音乐,如悲伤的小提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wn in the dumps”或“feeling like a wet blanke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情绪低落的状态。
“丧狗”这个词汇虽然带有贬义,但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用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表达同情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不同的社交和文化交流中。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