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46
“丧师”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军队在战斗中失去指挥官或大量士兵,导致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冲突中遭受重大损失,尤其是在指挥层面上。
“丧师”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用以描述战争中的惨重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非军事领域,用来比喻任何团队或组织在关键人物离开后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丧师”常与忠诚、勇气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战争和军事的重视。
“丧师”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悲壮和沉重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在个人经历中,“丧师”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团队在关键人物离开后陷入混乱,如一个项目在项目经理离职后进度严重滞后。
在诗歌中,“丧师”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灾害或个人生活中的重大挫折,如“风雨如晦,丧师之痛,心似断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战场上尸横遍野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悲壮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英语中,“丧师”可以对应“defeat”或“rout”,但在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上有所不同。
“丧师”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军事上的重大损失,也反映了人类对战争和牺牲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