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5:56
词汇“丧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信息中提取可能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丧夺”一词的分析:
“丧夺”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丧失并夺取”,即某人或某物失去了某些东西,同时又被他人夺走。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一种双重损失的情况,即不仅失去了某物,而且这个失去的东西还被他人占有。
由于“丧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悲剧性的情境,如战争中失去家园和亲人,同时这些又被敌人夺走。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讨论中。
由于“丧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非常有限。它可能是由“丧”和“夺”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失去”和“夺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丧夺”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极端的损失和剥夺,如在战争、灾难或政治动荡中。
“丧夺”一词可能引起悲伤和无助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描述了一种双重的不幸和剥夺。
由于“丧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丧夺”用于描述一种深刻的悲剧,如失去爱人和家园的情景。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战争或灾难中人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场景,以及这些被夺走的情景。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丧夺”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感和情境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描述。
“丧夺”一词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种深刻的悲剧和剥夺。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