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6:09
布防:字面意思是指布置防御措施,通常用于军事或安全领域,指在某个区域或地点设置防御工事、兵力或安全设施,以防止敌人的攻击或非法入侵。
布防一词源于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安全、城市规划等领域。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布阵”或“设防”,现代汉语中则更倾向于使用“布防”来描述具体的防御措施。
在军事文化中,布防是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敌情的预判和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布防的概念也被应用于公共安全、灾害预防等领域,反映了社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
布防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严肃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战争、冲突和保护。在和平时期,布防可能更多地与预防和准备相关,给人一种安全感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布防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个人安全,比如在家中安装防盗系统,或者在出行前检查车辆安全,都是个人层面的布防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将布防比喻为心灵的防线:“在情感的战场上,我布防了无数的防线,只为守护那一份纯真。”
布防可以联想到军事演习的画面,士兵们紧张有序地布置障碍物和武器;或者是城市监控系统的画面,摄像头如同警惕的眼睛,全天候守护着城市的安全。
在英语中,布防可以对应为“fortify”或“deploy defenses”,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布防的概念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和防御。
布防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现代社会的安全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对布防的学习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安全中的重要性。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