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5:10
“不赶趟”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没有赶上时间或机会。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未能按时到达或完成,错过了预定的时间或机会。
在口语中,“不赶趟”常用来形容某人迟到或某事未能如期完成。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开会迟到,可以说他“不赶趟”。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焦虑或无奈情绪。在专业领域,如交通管理中,“不赶趟”可能指列车或航班未能按时出发或到达。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境和情感色彩的不同。例如,“迟到”更侧重于时间上的延误,而“不赶趟”则可能包含更多的无奈和遗憾。
“不赶趟”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通俗,源自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守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不赶趟”这个词汇常常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着对时间管理的不善或对他人造成的不便。
“不赶趟”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焦虑和无奈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错过重要时刻的遗憾和失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因为交通堵塞而“不赶趟”,错过了重要的会议。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时间管理和提前规划。
在诗歌中,可以将“不赶趟”融入到描述错过美好时光的意境中:
时光匆匆,我们不赶趟,
错过了花开,错过了月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迟到者匆忙赶路的画面,或者一段描述错过列车的紧张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ss the boat”或“miss the train”,虽然字面意思不同,但都表达了错过机会的含义。
“不赶趟”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时间上的延误,还蕴含了情感上的遗憾和无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赶】
(形声。从走,旱声。①(gián)本义:兽类翘起尾巴奔跑。《说文》:“举尾走也。”②追赶;驱赶)。
追赶,从后面追上。
【引证】
《管子·君臣》。注:“走也。”-心道进退而刑道滔赶。 、 《周书·谥法》-思虑果敢曰赶。 、 宋·张镃《五家林》-多多益辨真难事,半里撑船赶不归。
【组词】
赶先进;你追我赶;赶逐、 赶彀、 赶罗、 赶人不要赶上、 赶势利
3.
【趟】
(形声。从走,尚声。本义:次,回)。
遍,次。专指走动的次数。
【引证】
《白雪遗音》-我看你白跑这一趟。
1. 【不赶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