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0:05
冰解云散 的字面意思是冰块解冻、云雾散去,比喻困难或疑惑消除,事情变得明朗或问题得到解决。
冰解云散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现象,后被引申为比喻用法,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
在文化中,自然现象常被用来比喻人生或社会状态,冰解云散 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体现了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解脱和明朗的感觉,联想到了冬日阳光下的冰雪融化,或是清晨雾气散去后的清晰景象。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用于描述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后的心情,如“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我终于通过了考试,心中的压力冰解云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冰雪冰解云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e fog lifts" 或 "the ice breaks," 用来形容疑惑或困难的消除。
冰解云散 是一个富有形象和比喻意义的成语,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虽分四总管以固捍御,委长安、建康之守以募勤王,天下冰解云散,一城之地,劫制于虏,而号令不能及矣。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3.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4.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