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2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3:50
词汇“严冰”分析:
“严冰”字面意思是指非常坚硬、厚重的冰,通常用来形容冰的坚固程度。基本含义是指冰的状态非常严酷,不易融化或破坏。
“严冰”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严”和“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严”常用来形容严肃、严格的状态,而“冰”则是指水在低温下凝结的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严冰”逐渐被用来形容冰的坚固和冷酷。
在**文化中,冰常常与寒冷、冷静、坚韧等概念相关联。因此,“严冰”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性格或环境的严酷。
“严冰”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冷酷、坚硬和不易接近。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天、冰封的湖面或是冷酷无情的人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寒冷的冬季或冷酷的人际关系时使用“严冰”这个词。例如,回忆起童年时在结冰的湖面上玩耍的情景,或是描述某人冷酷无情的性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严冰覆盖的湖面,映照着冬日的寂静,每一道裂痕都是时间的痕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rd ice”或“solid ice”,但这些表达更侧重于冰的物理状态,而不像“严冰”那样带有情感和比喻的意味。
“严冰”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比喻意义,能够形象地表达冷酷、坚硬和不易改变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通过对“严冰”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丰富自己的词汇库和表达能力。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