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3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3:16
冰释:字面意思是指冰块融化,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冰释”常用于描述人物之间情感的转变,如误会解除、心结打开等。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冰释”来形容两人之间的矛盾或误解得到解决。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人际关系研究中,“冰释”可能被用来描述冲突解决的过程。
同义词:化解、消除、解开、释怀 反义词:加深、加剧、积累、凝结
“冰释”一词源于汉语,字面意思的“冰”和“释”分别指冰块和释放、解除。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冰释”来比喻情感或误解的消除。
在文化中,“冰释”常被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误解的消除,体现了人追求和谐与理解的文化价值观。
“冰释”给人以温暖和解脱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冬日阳光下冰块融化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与朋友或家人之间的误会,通过沟通和理解,最终达到“冰释”的状态,这种经历加深了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心间的冰释,如晨露般清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冰川在阳光下逐渐融化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柔的钢琴曲,象征着冰释的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lt away”或“dissolve”,虽然字面意思不同,但都表达了消除或解决的概念。
“冰释”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现象,更深刻地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和美感。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释】
(形声。从采(biàn),睪(yì)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睪声。 、 《仪礼·大射仪》-释获。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 《仪礼》-主人释服。
【组词】
释绂、 释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