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4:23
“正丘首”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字面意思是“正对着山丘的头部”,比喻正对着目标或正中要害。基本含义是指直接面对或正对某个事物的关键部分。
在文学中,“正丘首”常用于形容箭矢、目光或思想等直接对准目标,强调准确无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军事、射击等,可能会用来描述精确瞄准。
“正丘首”源自《左传》,原文是“正丘而首”,意指正对着山丘的头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正对目标”或“正中要害”。
在**传统文化中,精确和直接是受到推崇的品质。因此,“正丘首”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追求精确和直接的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精准、果断和有力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箭无虚发、一击必中的场景,带来一种自信和决断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领导用“正丘首”来形容我们的策略直接且有效,这让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箭矢如风,正丘首,穿云破雾,直指天际。”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支箭矢正中靶心的画面,带来一种精准和力量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箭矢破空的声音,增强这种精准和力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the bullseye”或“strike at the heart”,都强调了直接命中目标的意思。
“正丘首”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精准和直接的文化价值观,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其丰富的内涵和灵活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我的表达精确性和力度。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
3.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