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8:53
“异途同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同的路径最终通向同一个目的地。基本含义是指不同的方法或途径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或结果。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结果的一致性,而不是过程的相似性。
在文学中,“异途同归”常用于比喻不同的创作手法或表达方式最终都能传达出相似的情感或主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不同的解决方案或策略最终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不同的管理策略或经济模型如何最终导致相似的市场结果。
同义词: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反义词: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异途同归”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中庸之道”。它反映了人对于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即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文化中,“异途同归”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这种思想在的社会管理、教育政策以及国际关系中都有所体现,强调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相信不同的方法都能达到成功。它也让人联想到团队合作和多元文化的融合。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求解决方案,最终发现不同的方法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异途同归”的智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异途同归,心心相印。”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画面,展示不同的路径最终汇聚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不同乐器的合奏,虽然音色各异,但和谐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Different strokes for different folks”,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表达了多样性和最终目标的一致性。
“异途同归”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教会我在面对问题时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态度,相信不同的方法都能达到成功。这个成语也提醒我,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是实现和谐与进步的关键。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天步悠长,人道短矣,~,无早晚矣。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归】